當都市人越來(lai)越遠離山川林(lin)海,困在鋼筋叢林(lin)里追逐效率、被瑣(suo)事裹(guo)挾,難尋片刻精神(shen)喘息時,松贊卻成了外界(jie)口中(zhong)“都市人的(de)心(xin)靈出口”。
行(xing)業(ye)內也驚嘆它逆勢而為。拒絕(jue)多(duo)省市免費供地、全額投資的(de)誘(you)惑(huo),偏要扎(zha)根喜(xi)馬拉雅,在秘(mi)境的(de)藏區開出中國最美的(de)酒店。
在酒(jiu)店業扎(zha)堆拼開店速(su)度的(de)時代,為何(he)松贊甘愿用(yong)25年,從(cong)3300米香格(ge)里拉到5030米止(zhi)熱寺(si),一次次突破極限?
9月11日下午(wu),在2025 環球旅訊峰會(hui)【住宿業峰會(hui)】論(lun)壇上,松贊集團(tuan)創始(shi)人(ren)、董事長白瑪多吉以(yi)《挑戰極限:松贊25年的(de)發展(zhan)之路》為演講主(zhu)題,分享(xiang)走(zou)進(jin)松贊的(de)故事,探尋這份(fen)堅守背后的(de)初心。

以下為白瑪多吉演講實錄,內容有刪減:
今天(tian)我分享的主題是“挑戰極限”,這源于(yu)近半個(ge)月到一個(ge)月的感悟。
我(wo)們近期在推進(jin)西(xi)藏(zang)阿里項目,所涉酒店最高(gao)海拔達(da)5030米,這讓我(wo)贊嘆當(dang)下所做之事極具挑戰性。
松贊的(de)挑戰,首先始于(yu)地理極限。
1998年(nian)前后,我(wo)萌生(sheng)了如今事業的(de)想法。此前我(wo)的(de)生(sheng)活平淡,總處于“怕(pa)錯過”的(de)狀態,頻(pin)繁趕場,甚至深夜(ye)三點才歸家(jia),還(huan)稱是(shi)為(wei)他人,實則是(shi)自身恐(kong)懼錯過。
后來(lai),隨(sui)著對傳統文化(hua)學(xue)習(xi)加深,我(wo)意識到生命是(shi)循環(huan)往(wang)復的過(guo)(guo)程,并(bing)無絕(jue)對的“錯過(guo)(guo)”與(yu)“得(de)到”,于是(shi)堅(jian)定(ding)了創(chuang)業(ye)方向。
我(wo)希望帶更多(duo)人(ren)接觸能汲(ji)取營養(yang)的(de)目(mu)的(de)地,而(er)這些(xie)地方多(duo)在高海拔區域,以喜馬拉雅為核(he)心,而(er)這里是我(wo)能為客人(ren)提供價值的(de)土壤。
對(dui)常(chang)居北京的(de)我而言,深知(zhi)內(nei)地人(ren)對(dui)高海(hai)拔的(de)敏(min)感(gan):北上廣深人(ren)群多能適應2000米(mi)海(hai)拔,但(dan)超過(guo)后便(bian)有挑戰(zhan),而松贊的(de)起點就是(shi)3300米(mi)的(de)香格里拉(la)。
2014年起,松贊(zan)已有一定知(zhi)名度,浙江(jiang)莫干山(shan)、貴州、海南、新疆、青海乃(nai)至北京上(shang)海,都曾提出免費供地(di)、投資,邀請(qing)松贊(zan)運營,但(dan)我均拒(ju)絕了。
這些地方缺乏能為客人賦能的活(huo)態文(wen)化,像云岡、龍(long)門、敦(dun)煌等石窟雖(sui)有名,卻無持(chi)續滋(zi)養(yang)客人的文(wen)化氛圍,因此我選擇堅(jian)守喜馬(ma)拉雅。
歷經25年,松贊落地(di)18家自營酒(jiu)店,每一家背后都有(you)故(gu)事(shi),平均需5-6年才能運(yun)營,推進速度比較緩(huan)慢(man)。
18家(jia)酒店(dian)(dian)平均客房數約40間,總計僅800多間,規(gui)模遠不及上(shang)海單家(jia)800間房的酒店(dian)(dian)。
我(wo)們早期布局(ju)(ju)聚(ju)焦迪慶藏族(zu)自(zi)治州,其面積與(yu)不丹(dan)相當,自(zi)然資源優于不丹(dan),僅文化保(bao)存(cun)略(lve)遜,我(wo)們用了14年(nian)完成(cheng)該區域(yu)布局(ju)(ju)。
2011年(nian),海(hai)拔3600米的梅里酒店開業(ye),我曾以為這是松贊的極限,為員(yuan)工提供(gong)25%山區補(bu)貼及額外(wai)福利,薪(xin)資可達常規的200%以上。
后(hou)來,我們突破到海(hai)拔4200米的滇藏(zang)線來古,此前3600米的“極限”不再突出,集團(tuan)重心轉向來古酒店員工。
而此次藏區(qu)阿里項目,我(wo)們(men)推進四年后迎來機(ji)遇:5020米(mi)海(hai)拔的(de)止熱寺(si)有合法手續(xu)的(de)小旅館,經與寺(si)院、政府溝通(tong),我(wo)們(men)決定(ding)接手,即(ji)便需(xu)投入(ru)遠超重建的(de)費用(yong),且僅八九個月時(shi)間,這是又一次地理極限突破(po)。
依托止(zhi)熱寺項目(mu),我們同步推進普蘭(lan)(距機(ji)場15分鐘(zhong),海(hai)拔3800米)和古格(海(hai)拔3800米)的選址,這些地方雖處“文明邊際”,卻能讓客(ke)人收(shou)獲頗豐。
除地理(li)極限,松贊還挑戰文(wen)化極限。
我(wo)們計劃(hua)跨喜(xi)馬拉(la)雅(ya)山(shan),在(zai)尼(ni)泊爾安娜(na)普(pu)爾納和珠峰(feng)落地項目,核心仍圍繞喜(xi)馬拉(la)雅(ya)文化。
松贊(zan)之名源(yuan)于首店附(fu)近(jin)的松贊(zan)林寺(si),諧音不(bu)同義,核心是“不(bu)違背道德(de)法(fa)律,踐行一切善(shan)良和(he)美(mei)好”。
我們不追求單純盈利,而(er)是想為(wei)客(ke)人(ren)提供旅行之外的(de)(de)文(wen)化價值——將西藏文(wen)化轉譯成北上廣深客(ke)人(ren)能理解、吸收的(de)(de)內容(rong),比如酒店呈現(xian)的(de)(de)度(du)母、佛像、仙(xian)女相關文(wen)化,都能為(wei)客(ke)人(ren)帶來滋養。
體驗極限也是松贊的重要方(fang)向。
上海(hai)的(de)鋼筋叢(cong)林與松(song)贊所在的(de)山(shan)川環境(jing)截然不同,人(ren)的(de)情緒與環境(jing)息(xi)息(xi)相(xiang)關。在自(zi)然中,都市人(ren)的(de)煩惱會淡化(hua),更易與自(zi)己和解。
松贊將(jiang)旅行打造成“閉關”:客(ke)人脫離熟悉生活,煩惱減少,更易(yi)獲得心流與峰(feng)值體驗,實現療(liao)愈。
這種生態旅行是“輕閉關”,逃(tao)離都市不僅能減少煩惱增量,還能借喜馬拉(la)雅文化學會直面煩惱、關照自己,最終(zhong)通過(guo)突破精神極(ji)限解決煩惱。
松贊logo有兩(liang)層含義,一是源自藏地的盤長(吉祥結的一種),二是其化作四瓣蓮花(hua),寓意“出淤泥而不染”,體現松贊希望給予客人物質(zhi)之外(wai)價(jia)值的初心(xin)。
日本(ben)頂(ding)尖(jian)攝影師上田義彥(yan),原本(ben)計(ji)劃通過松(song)贊(zan)完成(cheng)人(ren)生(sheng)最后一(yi)次西藏拍(pai)(pai)攝,拍(pai)(pai)完后卻決定此后多拍(pai)(pai)西藏,他(ta)認為(wei)松(song)贊(zan)有(you)“家(jia)一(yi)樣的氛圍”。
這種(zhong)氛圍(wei)源于(yu)藏地(di)人(ren)的發心(xin):就像寺院酥油(you)燈,核心(xin)不是(shi)“求好處”,而是(shi)祈愿“照亮他人(ren)覺(jue)醒之路(lu)”。
松(song)贊員工也秉持此心,希(xi)望客人獲得收(shou)獲,員工擁有美(mei)好體驗與精神價值。
發(fa)心(xin)會轉化為愿力,改變能量(liang)場。從量(liang)子物理和(he)人工智能研(yan)究來看,世界可視為信(xin)息場與能量(liang)場,人的思維(wei)會影響能量(liang)。
松贊(zan)追尋青藏高原“香(xiang)巴拉王國(guo)”的傳說(shuo)——那里的人通過發愿、修行覺醒。
藏地遵循寂天(tian)菩薩教導:“世(shi)間所有(you)的喜(xi)悅(yue)都來自希望他人快(kuai)樂,世(shi)間所有(you)的痛(tong)苦都來自希望自己快(kuai)樂。”
松贊也以此為核(he)心,傳(chuan)播(bo)追(zhui)尋快樂、了悟宇宙人生的方法,這(zhe)便是我(wo)們(men)持續挑戰(zhan)極(ji)限的意義。
評論
未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