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希望中國旅游相關法律應更加規范嚴謹,內容更加細化全面。中國酒店能夠更大更強,越來越有參與國際競標的話語權。
- 高端游、定制游將成主流;旅游產品真正迎來品質時代,期待高品質的旅游;新科技、新體驗將是主流;個人出游、家庭出游將會增多。
- 誠信的服務于旅游客戶,將是企業的競爭的最后陣地。
- 旅游業應該回歸到一個本質問題來,就是以人為核心,或許可以放緩盈利的腳步,多多側重于公益環保方面,可能更有利于未來的長遠發展。
- 希望旅游業公司能進一步從供應鏈的前端去發掘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不僅拼價格,更要拼體驗和口碑。在中國的中產階層市場,錢不是問題,問題是貴一點的價格能否帶來好的體驗,讓用戶錢花的省心、舒心、開心。
- 1)市場不要那么混亂,走向公平競爭;2)經濟型酒店更加干凈;3)OTA能夠公開旅游大數據,與不同行業共享;4)旅游局少做蠢事。
- 有更多更有趣更多元化的產品出現,酒店、航空已經出現了超級體驗項目,酒店、航空和科技的融合豐富了旅客的體驗,也希望景點的體驗和服務能上一個層次。
- 讓互聯網作為一種超越信息交互空間距離的技術存在,而不是一個炒作的概念。簡化產品傳遞的環節并使每個環節都能實現利潤。
- 市場正常化,運營正規化,適者生存、劣者淘汰。踩穩中國腳步但持續放眼全球市場,努力達成國際化。
- 旅游就是信息和服務的傳遞。從10-13年信息標準化的主要發展,到13-15年各垂直品類服務的發展,以及共享經濟對資源組織生產的提高,可以看到16年重點在于對資源的再組織爭奪以及服務端的創新。
- 目前各種旅游企業都在拼價格,包括線上和線下,拼價格的結果就是誰也掙不著錢,而低價格的旅游,服務自然跟不上去,游客也得跟著吃虧,希望旅游企業能夠找到一條雙贏甚至多贏的道路。
- 期待行業標準不再壓制戶外出行商業化,旅游局應出臺戶外商企組團出行標準,而非用旅行社資質壓制行業發展。
閱讀更多(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