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ya)太航(hang)空市場增(zeng)速超過8%,跑贏全球平均(jun)。”
“全球每位旅(lv)客(ke)凈利潤僅7.2美元,相當于一杯咖啡的(de)錢。”
“中(zhong)國市(shi)場機場數量激增,但(dan)運(yun)力(li)過(guo)剩成(cheng)為最(zui)大隱憂。”
在2025環球(qiu)旅訊峰(feng)會上,國際航協北亞區金融結算(suan)與(yu)分銷服務總監江(jiang)新(xin)從全球(qiu)與(yu)中重視角(jiao)切入,帶來(lai)了一(yi)場關于(yu)航空市(shi)場的最(zui)新(xin)發展趨勢分享,并(bing)對未來(lai)航線布(bu)局與(yu)客運(yun)格(ge)局進行(xing)了前瞻性預測。
她指(zhi)出(chu),全(quan)球航空業在疫情后(hou)迎來全(quan)面(mian)復(fu)蘇,但盈利(li)水(shui)平依然處在極(ji)低區間;與此同時(shi),中國市場在規模擴(kuo)張的同時(shi),正面(mian)臨過(guo)度運(yun)力和收益率偏低的核(he)心挑戰(zhan)。
GDP復蘇油價(jia)與通脹帶來利好
江(jiang)新(xin)首先從宏(hong)觀環境切入。她指(zhi)出,航空業是典型(xing)的周期性行業,受外部(bu)經(jing)濟環境影響(xiang)極大。
“我們看到疫情后的(de)復蘇,2025年全球GDP預計增長約5.3%。與(yu)此同時,航油成(cheng)本在(zai)航空(kong)公司成(cheng)本中占比(bi)20%-25%,近期原油及航空(kong)用(yong)油價格持續走低,這(zhe)是(shi)對(dui)航空(kong)業非常利好的(de)因素。”
她進一步(bu)補(bu)充(chong),通脹趨于穩(wen)定(ding),也(ye)對航空(kong)需(xu)求構成正面(mian)影響。不過,她提醒,航空(kong)業仍將持續(xu)受到關稅、貿(mao)易(yi)戰(zhan)等(deng)外部不確定(ding)性牽(qian)動。
飛機交(jiao)付延(yan)期(qi)機隊(dui)老化拖慢效率
在行(xing)業內部因(yin)素中,運力是(shi)最受(shou)關注的挑戰。
“疫情(qing)之(zhi)前,飛機(ji)交付(fu)(fu)期平均約四五年,如(ru)今已經拉長到六年以上。”江新指(zhi)出,“截至2024年,全球未交付(fu)(fu)的飛機(ji)訂單已超(chao)過1.7萬(wan)架。如(ru)果今天在2025年下新訂單,要等到2035年才能交付(fu)(fu)。”
這一延遲直(zhi)接導致機隊年(nian)齡持(chi)續(xu)上升。疫情前,中國機隊平均機齡約六年(nian),如(ru)今已超過八年(nian)。新機減少(shao)意味著油耗改善(shan)放緩(huan),碳排放壓力隨之(zhi)增加。

“曾經中國機隊(dui)是全球最年輕的,如今(jin)優勢正(zheng)在喪失。”
亞太領(ling)跑(pao)上座率創新高
從需求端來看,全球航空市場(chang)已(yi)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江新(xin)建議,行業更應關注趨(qu)勢而非具體(ti)數值差異。
“如果以2020年1月為基點,不論(lun)客運(yun)還是(shi)貨運(yun),全球已經進(jin)入全面復蘇。”她(ta)說。
其中最亮眼的是(shi)亞太區(qu)。2025年(nian),全(quan)球整體增(zeng)長在(zai)5%左右,而(er)亞太區(qu)增(zeng)長率超過8%,成為全(quan)球領漲區(qu)域(yu)。

需求與運力的(de)疊(die)加(jia)效應,讓(rang)全球上座率近(jin)85%,創下(xia)歷史新高。國際旅(lv)行(xing)的(de)亮點集中在(zai)亞(ya)洲(zhou)內部航線(xian),以及亞(ya)洲(zhou)與歐洲(zhou)、北美、非洲(zhou)之間的(de)跨洲(zhou)航線(xian)。
盈利困境凈利潤僅相當于“一杯咖啡”
盡管復蘇強勁,但航空業盈利水平依(yi)然偏低。
“我們預計2025年(nian)全球航空(kong)公司營收將超過9790億美(mei)元(yuan),運營利(li)潤約660億美(mei)元(yuan),扣除(chu)成本后的凈利(li)潤只有360億美(mei)元(yuan),利(li)潤率僅3.7%。”江新表示。
這意味著,每(mei)位乘(cheng)客為(wei)(wei)航空公司貢(gong)獻(xian)的凈利潤(run)僅為(wei)(wei)7.2美(mei)元(yuan)——被IATA稱為(wei)(wei)“星巴克咖(ka)啡指數(shu)”。“換句話(hua)說,全球航空公司每(mei)運送一名乘(cheng)客,凈利潤(run)只(zhi)相當于一杯咖(ka)啡的錢,比去(qu)年還多了20美(mei)分。”
亞(ya)太區的情況更為嚴峻,每(mei)位(wei)乘客凈利潤(run)僅(jin)2.6美元,僅(jin)略高于(yu)非洲,遠低于(yu)歐美市場。
“在(zai)量上我們是領跑者,但(dan)收益水平卻(que)是短板。”江新(xin)直言。
中國市場擴張加速,過度運力隱憂凸顯
江新(xin)特別(bie)分析了中國市場。她指(zhi)出,到2035年,中國機場總數可能增至400座,簽證便利化與入境游熱(re)度也將持續(xu)帶來需求增長。
然而,挑戰同(tong)樣(yang)突出。首先(xian)是運力過剩。過去25年(nian)(nian),中國機隊年(nian)(nian)均(jun)增(zeng)長率約11%,遠高(gao)于全球平均(jun)的2%。盡管(guan)如此,飛機利(li)用(yong)率卻持續低于疫情前水平,單機日均(jun)飛行時(shi)長不足8小(xiao)時(shi),對利(li)潤率形(xing)成直(zhi)接打擊。
其次,地緣政(zheng)治與貿(mao)易(yi)政(zheng)策的不確(que)定性正在增加風險。“近期小(xiao)額包(bao)裹(guo)免稅額暫停,對中(zhong)國跨境貨運沖擊巨大,因為約45%的小(xiao)包(bao)裹(guo)來源于中(zhong)國。”
此外,高(gao)鐵等(deng)替代交通(tong)方(fang)式也對部(bu)分(fen)航線(xian)構成競爭壓力。江新直言,中國市場未來十年的最大(da)挑戰,是(shi)如何在持續擴(kuo)張的同時改善收益質量。
高端旅客與渠道變革直銷反超分銷
在高端旅客和銷售渠(qu)道層面,國際(ji)航協的數據揭示出新的趨勢。
“從中(zhong)國(guo)始發的(de)旅客(ke)約占(zhan)全球(qiu)總(zong)量的(de)22%,其中(zhong)高(gao)端(duan)旅客(ke)約占(zhan)15%。值得注意的(de)是,全球(qiu)高(gao)端(duan)旅客(ke)中(zhong)有(you)51%通(tong)過直銷渠(qu)道(dao)購票,這一比例比疫情前顯(xian)著提升。”江新介紹(shao)。

數(shu)據還顯(xian)示(shi),中(zhong)國(guo)國(guo)內(nei)市場約47%依(yi)賴分(fen)銷渠道(dao),而國(guo)際(ji)市場則(ze)高達72%。相比(bi)之下,印度(du)國(guo)內(nei)市場有79%通過(guo)分(fen)銷,美國(guo)則(ze)無(wu)論國(guo)內(nei)還是國(guo)際(ji),分(fen)銷比(bi)例僅在31%-35%之間(jian)。
平均票價(jia)方面,直銷渠道首次反超分(fen)銷渠道,尤(you)其在(zai)商務艙和頭等艙旅客中表(biao)現(xian)突出。“這可能(neng)與Z世(shi)代旅客的(de)(de)消費(fei)習慣和對舒適度(du)的(de)(de)偏好相關。”江新(xin)表(biao)示,“他(ta)們在(zai)直銷渠道的(de)(de)購買力更強(qiang)。”
數據工具與持續分享
江新最后介紹了國際航(hang)協的(de) Direct Data Services(DDS)數據(ju)(ju)庫。這一(yi)平臺每天采集全球超過116家(jia)航(hang)空公司的(de)直銷與(yu)分銷數據(ju)(ju),被廣泛用(yong)于(yu)代(dai)理管理、收益管理和航(hang)線規劃。
“今天分享的這些趨(qu)勢和數(shu)據,在我(wo)們的官(guan)網和公眾號上都會實時(shi)發布。如果有興趣,可(ke)以(yi)在會后(hou)進一步交(jiao)流。”她(ta)補充(chong)道。
復蘇背后的質量挑戰
江新強調,全球航(hang)空業已步入“量的復蘇(su)”階段,但盈(ying)利(li)水平依舊偏低。行業亟需在(zai)效(xiao)率與收益質量上實(shi)現(xian)突破。
亞太(tai)和中(zhong)國將是未來需求(qiu)增長的主要動(dong)力,但如何避免運力過剩、提升盈(ying)利能力,將成為(wei)決定行業可持續性的關(guan)鍵。
航空業始終是一個艱難的行業。復蘇固然可喜,但要真正走得更遠,行業需要更加注重結構優化、協作共贏和創新驅動。
評論
未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