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酒店業等級評定情況
有消息稱,英國政府的旅游管理機構打算不再支持一直執行的酒店星級評定系統。隨著官方的星級酒店評定系統的終結,酒店將可以自由選擇一個自己的標準或者利用客戶數據或觀點來建立自己的系統。
等級和標準除了其內容會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外,其形式也同樣會發生變化。隨著信息社會帶來的地球村、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等趨勢,酒店業的等級評定模式也將順應這一趨勢。
歐(ou)美(mei)國(guo)家很(hen)多是(shi)由汽(qi)車(che)(che)協會(hui)對(dui)住宿設施進(jin)行(xing)級別(bie)評(ping)定,如英國(guo)的(de)皇(huang)家汽(qi)車(che)(che)俱(ju)樂(le)(le)部與(yu)英國(guo)汽(qi)車(che)(che)俱(ju)樂(le)(le)部,荷蘭的(de)皇(huang)家汽(qi)車(che)(che)俱(ju)樂(le)(le)部與(yu)美(mei)國(guo)的(de)汽(qi)車(che)(che)協會(hui)都(dou)制定出自己(ji)飯(fan)店評(ping)級制度,對(dui)評(ping)定出來的(de)級別(bie)也頒發(fa)證書與(yu)標志(zhi),定期(qi)進(jin)行(xing)復查、核(he)查。總體(ti)來說(shuo),等級評(ping)定主體(ti)以民(min)間(jian)協會(hui)為主,酒(jiu)店等級標準呈現多元狀(zhuang)況(kuang):
美國的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由美孚汽車協會評定;五鉆石、四鉆石、三鉆石、二鉆石、一鉆石由美國汽車協會評定;超豪華、豪華、一般豪華、超一級、一級、一般一級、豪華旅游級、旅游級、一般旅游級、二級由美國飯店協會評定;
英國的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由皇家汽車俱樂部評定;五皇冠、四皇冠、三皇冠、二皇冠、一皇冠由英國旅游局評定;
意大利的豪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由政府與飯店協會評定;
澳大利亞的五星、四星半、四星、三星半、三星、二星半、二星、一星半、一星由全國飯店與旅游者協會評定;
挪威的旅游、城鎮、鄉村、山區由飯店業協會評定;
葡萄牙的旅游、商業由飯店業協會評定;
日本則不實行酒(jiu)店星級評定制度。日本境內住宿酒(jiu)店可分為都市酒(jiu)店、商務酒(jiu)店、度假酒(jiu)店、溫泉旅館、普通旅館、民宿、公寓(yu)式酒(jiu)店等。
二、我國酒店業等級評定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酒店行業還有若干基本問題沒有解決,首先是行業名稱不清楚,國家旅游局、商務部稱“飯店業”,證券市場稱“酒店業”,統計部門稱“住宿業”、“旅館業”,政府公文稱“賓館業”。行業名稱的混淆給酒店業的星級評定的標準化帶來了一定困難。
星級標準稱為“旅游飯店星級標準”也不妥。旅游飯店是與其他什么飯店并列的呢,而針對以商務、政務、度假市場為客源主體的其他類型酒店是否也應該有相應的標準呢?例如可以有商務飯店星級、政務飯店星級、度假飯店星級。
目前我國二、三線城市最為熱衷于追逐高星級;一線城市的精品酒店、設計酒店、經濟型連鎖酒店等在涉外許可和客房定價兩個動力失卻后有被漠視的傾向。很多三星級酒店為主體的中檔單體酒店經營水平低于經濟型連鎖酒店,由于其配套產品和服務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而成為酒店運營的成本負擔,成為標準規范和市場法則不一致的犧牲品。
由于在體制上政出多門也決定了多個標準。行業主管部門可以包括國資委、國家旅游局、商務部;在標準方面,國家旅游局進行2010版國家標準《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修訂,商務部則在組織起草國家標準《住宿業態分類》。
我國酒店業的(de)等級評(ping)定(ding)趨勢(shi)肯定(ding)會(hui)向著市場化(hua)、公眾化(hua)的(de)趨勢(shi)發展,但(dan)是改變(bian)的(de)路(lu)徑不(bu)會(hui)也不(bu)能操(cao)之過急。
評論
未登錄